一、課前活動

1. 教師蒐集或設計一些生活中與職業病致原因有關之實例。(配合教學活動示例1)
2. 教師課前整理課本內容、列表(致病原因、症狀或疾病、相關職業)製作成投影片備用。(配合教學活動示例1)
3. 學生進行訪問活動(配合本章學生健康手冊健康生活)。(配何教學活動示例2)
4. 教師準備數種職業的從業人員造型圖卡,例:農夫、電鑽工人等。(配合教學活動示例3)
5. 教師製作各種職業名稱的名條備用。(配合教學活動示例4)

(二)、教學活動示例

1. 生活與職業:引導學生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來認識職業病的致病原因及對人體的影響。
 
(1) 教師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想一想再回答。
a. 夏天天好熱,冬天寒流來襲時天氣好冷,感受如何?
b. 當你讀書時,周遭環境十分嘈雜,當時的感受如何?
c. 經驗過電鑽牆壁的情形嗎?感覺如何?
d. 曾經用殺蟲劑殺蟑螂、蚊子等害蟲吧,殺蟲劑的味道聞起來感覺如何?
e. 深海的魚類撈上陸地時,會發生內臟迸裂而死的現象,為什麼?那麼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如果潛入深海會如何?
(2) 教師綜合學生的回答,引入主題說明日常生活中這些令我們覺得不舒服的因素,對於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的人員所造成的危害。
(3) 教師配合自製投影片,綜合歸納課本所介紹的職業病發生的原因及對人體的危害。
2. 實況調查:引導學生了解周遭親友的工作性質及其對他們身心的影響,並討調可能的防範措施。
 
(1) 學生於課前進行本章學生健康手冊健康生活的訪問活動,並依照受訪者的工作性質分組。
(2) 分組綜合討論綜合歸納訪問結果:
a. 作環境中有哪些因素令他們覺得不舒服?
b. 他們的處理方式?
  討論:
i 如果你是這個從業人員,還可以怎麼處理?
ii 如果你是老闆,可以如何改善?
(3) 分組報告: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報告綜合及討論結果。
(4) 教師歸納並補充說明:
a. 職業病的意義。
b. 各類工作環境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結果。
c. 預防職業病,員工應配合的措施及雇主應盡的責任。
3. 腦力激盪說職業傷害:引導學生認識職業病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方法。
 
(1) 教師依序呈現各種工作人員造型圖卡,讓學生就對各種職業之認識,說出各種工作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對身心的不良影響。
(2) 教師先歸納並補充各種職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不良的影響。
(3) 學生再針對各種不同的危害因素,腦力激盪後提出可預防的對策。
(4) 教師歸納學生所提出來的對策,分類為雇主及工作人員應負的責任,並補充說明。
4. 抽籤問答:綜合複習,了解學生對職業病的認知情況
 
(1) 學生上臺抽出職業名條,然後回答該種職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可能導致的疾病及預防方法。
(2)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可徵求其他同學補充回答,並給予評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