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噪音(noise):只要是令人不悅的聲音,即可稱為噪音。噪音對人體的危害如下:
- 噪音造成聽覺能力的降低,甚至變成永久性耳聾。
- 噪音引起情緒異常、易怒、煩躁等心理效應。
- 噪音造成心跳加速、血壓上昇、睡眠週改變等心理效應。
b.振動(vibration):產生振動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衝擊力、不平衡力磨擦、不穩定氣流、不穩定機械相互作用力所造成。
振動依其振動部位不同,可分為全身性振動(如卡車司機、飛行員)與局部性振動(如使用電鋸、鑽孔機……)。
全身性的振動會使人有不適應、消化不良、背痛、頭痛、失眠等症狀;局部性振動,若是發生在手部,則手部之神經、血管會受到傷害,使得手部血流量減少,伴有痛、麻木與針刺的感覺,且手指有發白現象,稱白指病(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白指病於寒冷中,使用會產生振動的工具,特別容易罹患,如寒帶鋸木工人。
c.輻射(radiation):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依其種類的不同,產生之危害程度不同,且危害的部位亦不同,以下將依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二方面來討論。
(1)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
游離輻射對健康危害的特色之一,就是沒有暴露的安全價值,也就是說,極小的劑量,就可造成傷害。其傷害就是造成體內分子受破壞,原子產生離子化,嚴重時會抑制細胞分裂,造成死亡。輕者引起癌症、遺傳基因的突變。
以下則分別依急性作用、慢性作用來討論:
1.急性作用:短時間內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所產生之效應。
暴露劑量 產生之生理作用
150侖目以下 噁心、嘔吐
150~400侖目 各類白血球減低
400~800侖目 約有50%的人會死亡
800侖目以上 在4~8週內死亡
高劑量輻射暴露引起的死亡,其典型的四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經照射後的初幾小時內,並無明顯影響。
第二階段:幾小時至24小時內,開始有噁心、嘔吐現象,繼之厭食、腹瀉、口渴、疲倦。
第三階段:厭食、不適持續,其他症狀消失,約延續3週。
第四階段:不適、口咽發炎、潰瘍、血小板與白血球過少,很容易受感染而死亡。
2.慢性作用:長期慢性的輻射暴露,易引發各類癌症與遺傳其因突變。如x光剛應用到診療時,許多放射線學家患皮膚癌。以放射性元素塗夜光錶的女工,罹患骨肉瘤。
(2)非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
- 紫外線會造成色素沉著、灼傷紅腫、皮膚老化、皮膚癌。對眼睛會造成白內障、角膜發炎。
- 強之可見光會引起灼傷,引起皮疹。
- 雷射會造成灼傷、損害角膜、造成白內障,甚至失明。
- 紅外線主要引起灼傷和白內障。
- 射頻、微波會造成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
在職業病的調查上發現,電弧焊工人罹患角膜炎的很多。吹玻璃工人白內障的罹患率高,乃因長期紅外線照射所。雷射會造成灼傷。
d.極端溫度(高溫、低溫):高溫、高溼的條件下,會產生之危害有熱疹、熱衰竭、中暑、熱痙攣、昏厥、熱疲勞。
工作場所中有熱源,都難免暴露於高溫中。如鋼鐵工人、金屬鑄造、麵包師、餐廳之廚師等。高溫易引起白內障,如吹玻璃的工人。長期接觸低溫,易生凍傷,如冷凍工人。高溫、低溫除對健康產生危害之外;於工作時,亦容易產生事故傷害。
e.電流:除一般電器、機械會有感電事故之虞外,另外物料磨擦、金屬表面常會有靜電,可導致火災或因驚嚇而發生事故傷害。
f.異常氣壓:人已適於一大氣壓的760mm/Hg之環境下,雖然人類的適應可克服不同氣的環境,但一旦改變得太快,尚未及適應,已產生危害。
潛水夫或潛箱作業於浮出水面時太快,以致體液’組織內產生了氣體氣泡(通常是氮氣)排除後,存於各組織中,即是所謂的減壓症(潛水伕病) 。其症狀有節疼痛、皮膚搔癢,有時伴有嘔吐、暉眩。
另須注意的是,若潛水的深度太深(超過30m),以致水壓太高,即使吸入空氣,也可能造成氮麻醉,宜用其他氣體取代空氣中的氮(如氦氣) 。
異常氣壓事故以減壓病為主,國內之發生情形,根據相關醫院之統計,臺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於民國81年9月至83年12月間共治療了5人次減壓病病例,左營海軍總醫院潛水醫學科於民國82年2月至83年12月共治療了1135人次減壓病病例,基隆國軍812醫院潛水醫學於民國82年12月挃83年12月共治療1060人次減壓病病例,該等病例之工作性質主要為潛水漁民、休閒潛水人員、水下工程、科技潛水及捷運工程人員。
g.照明:工作性質不同,所需之照明程度亦不同。若照明不良,最常見的健康危害是近視。另外礦工因長期坑內照明不良,會造成眼球震盪症,常會伴有頭暈、畏光、頭痛、失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