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活動

1. 教師準備蠟燭、火柴(或打火機)及白報紙數張。(配合教學活動示例2)
2. 學生於回家路上觀察汽機車是否排放黑煙,並加以記錄。(配合教學活動示例3)
3. 將學生分成四組,分組錄製道路噪音、家庭噪音、學校噪音及商業(工廠)噪音等,並將錄音帶帶至課堂上。(配合教學活動示例5)
4.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空氣汙染及噪音的剪報。(配合教學活動示例6)
5. 請學生以白報紙畫出自己理想的生活環境,並以文字比較說明和目前的生活環境有何不同。(配合教學活動示例6)

(二)、教學活動示例

1.
(1) 教師提出與學生生活切身的問題,說明由於社會文明,相對製造很多危害環境與多數人健康的汙染。
(2) 詢問學生與自身相關的公害有哪些?
(3) 教師將學竹提出的看法,加以歸納解說公害的種類。
2.
(1) 教師利用火柴點燃蠟燭,將白報紙置火焰上方。
(2) 待紙呈灰黑時,給學生觀看,並將紙焚燒。
(3) 根據實驗結果,教師說出空氣汙染的來源。
(4) 教師說明空氣對生命的重要性,假如沒有空氣會如何?或吸進不潔的空氣會如何?
3.
(1) 請一、二名學生報告觀察汽、機車排放黑煙的情形。
(2) 詢問學生放學或外出回家,洗臉或挖鼻孔時,發現什麼?當經過空氣汙濁的地,覺得如何?
(3) 教師綜合學生的報告,加以說明空氣汙染的危害。。
4.
(1) 學生分組討論空氣汙染的防制方法。
(2) 各組派表上臺報告,並加以補充。
(3) 教師綜合學生之報告,並加以補充。
(4) 教師可補充說明氣象臺所報告的空氣品質所代表的意義。
5.
(1) 學生將事前錄好的噪音錄音帶分組播放。
(2) 每一組學生派代表上臺報告噪音源。
 
(3) 教師讓學生共同討論下列問題:
a. 生活環境中你所感受的噪音是怎樣發生的?
b. 在家中或學校裡,個人曾經製造過哪些噪音?
c. 你最不能忍受哪種噪音?為什麼?
d. 生活中有無法避免的噪音時,你會怎麼辦?
e. 噪音對人體既然有不良影響,我們應如何減少噪音發生?
(4) 教師請幾名學生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看法。
(5) 教師綜合學生的看法,說明噪音來源,了解噪音對人體的危害,除了自己減少製造噪音,並進一步知道防制噪音的方法。
6.
(1) 教師和學生一同研讀所蒐集有關空氣汙染及噪音的剪報。教師並說明空氣汙染與噪音危害情形。
(2) 學生拿出事先畫好的理想生活環境圖,相互推選設計較佳的同學上臺說出自己的想法。
(3) 教師歸納學生說法,並強調公害是可以防制的,美好的生活環境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