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活動

1 教師準備剪刀、美工刀、鐵釘、縫衣針、粗糙木板、碎石子等六種物品。(配合教學活動示例1)
2 教師準備清水、優碘及繃帶。(配合教學活動示例2)
3 教師請學生記錄家庭及學校最易發生灼燙傷的地點。(配合教學活動示例3)
4 教師蒐集有關灼燙傷及窒息案例之資料。(配合教學活動示例3、4、5)

(二)、教學活動示例

1. 分類活動
 
(1) 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六種物品放在講桌上,請同學依其可能造成之創傷類別加以分類。
(2) 請1-2名同學說出各類物品可能造成的創傷。
(3) 教師歸納說明創傷的類別及發生原因。
2. 角色扮演
 
(1) 請一名同學上臺扮演有2公分割傷的患者。
(2) 請自願者上臺示範如何處理傷口。
(3) 教師就二者表演,歸納說明創傷急救的五個步驟,並要求同學牢記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 小組討論
 
(1) 教師將同學分成六組,分組統計所記錄的資料,並將易發生灼燙傷的地點,依票數高低予以排名。
(2) 教師將所蒐集的灼燙傷案例資料分給各組,並要求各組派一位同學上臺報告心得。
(3) 教師歸納說明灼燙傷的嚴重性及二者的差異,並請同學在校內或家中均應注意易造成灼燙傷的地點或物品。
(4) 教師以實例說明灼燙傷可能造成的症狀,並引述急救的五個步驟。
4. 經驗分享
 
(1) 請曾有灼燙傷經驗的同學說出自己受傷的經過及急救方法。
(2) 教師歸納說明灼燙傷急救的五個步驟,並要同學牢記在心以便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5. 動動腦
 
(1) 教師請各組同學思考以下問題,並踴躍發言:
1. 那些人比較容易發生窒息?為什麼?
2. 家庭中哪些情形下較易造成窒息?
3. 窒息時常出現哪些症狀?
4. 窒息時該如何急救?平時該如何預防?
(2) 教師歸納說明窒息易發生的原因、對象、症狀及急救步驟。
(3) 針對同學提出的預防方法,提醒同學在家中做好預防工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