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的一天:引導學生了解休閒時間的意義、重要性及分配。 |
|
(1) |
教師呈現一天的時間分配表,說明大圓圈中的二十四等分代表一天學大致估計一下自己每項事情所占的時間,包括:睡眠、學校學習活動、幫忙家務、家庭作業、休閒活動及其他活動項目。每位同學以不同色塗在圓圈上,表示自己一天中各項活動所占的時間。 |
(2) |
由數位同學報告自己一天時間分配表的內容。 |
(3) |
教師綜合說明休閒時間的意義、重要性及分配。 |
|
2. |
休閒龍虎榜:了解學生休閒活動的現況。 |
|
(1) |
公佈「本班十大熱門休閒活動」,每一項請一位同學說明活動中最有趣的部分及有哪些好的影響。 |
(2) |
教師提醒學生看一看別人的休閒活動,想一想自己的休閒安排,學習為自己選擇一項合適的休閒活動,安排一個適當的休閒時間。 |
|
3. |
休閒大展:引導學生認識各種休閒活動 |
|
(1) |
分組報告,每組五分鐘介紹該組蒐集的休閒活動,介紹完後,由其他同學提出有關該項休閒活動的疑問,由該組同學回答。 |
(2) |
教師綜合並補充介紹其他休閒活動,且鼓勵學生依個人興趣或專長培養正當的休閒活動。 |
|
4. |
不良休閒活動面面觀:引導學生認識不良休閒活動及其影響 |
|
(1) |
教師介紹不良休閒活動剪報一則,作為引起動機之用。 |
(2) |
分組討論:哪些是不好的休閒活動?壞處又是什麼? |
(3) |
分組報告,每組上臺報告討論結果。 |
(4) |
教師綜合並補充說明不良的休閒活動及其不良的影響,且提醒學生須謹慎選擇休閒活動。 |
|
5. |
休閒活動經驗談:引導學生發現干擾休閒活動進行的因素,並尋求解決方式 |
|
(1) |
教師說明休閒活動進行時,有時會受到一些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干擾,而無法達到休閒的目地,享受休閒。(能配合生活實例說明更佳) |
(2) |
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休閒活動進行時,曾受到哪些因素的干擾?如何解決?」;如果是當時自己無法解決的,則由全班腦力激盪,討論解決方法。 |
(3) |
教師綜合學生討論的結果,整理說明各種干擾因素及解決方式,並提醒學生事先周詳的計畫和考慮,可減少進行當時的困擾,才能享有快樂的休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