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活動名稱:心得分享 |
|
請一位同學將課文開始之例子唸完後,提出個人心得,教師由此引申出發展和學習的關係,並說明為何生命是一種不斷發展與改變的歷程。 |
2. |
活動名稱:心事誰人知? |
|
(1) |
調查班上同學是否有對國中生活難以適應的人,並詢問對哪些事情較難適應,平日如何調適? |
(2) |
請同學就「壓力」二字加以解釋,並說出對「壓力」的看法,是否壓力對身心有不良的影響。 |
(3) |
教師綜合活動(1)、(2)之結論,予以歸納說明何謂調適?何謂壓力?並說明,過大的壓力往往會使人身心受到傷害,應設法避免;但是,若生活中缺乏變化與刺激,個人由於缺乏新的經驗,能力將無法增進,也將為日後的適應種下不利的因子。因此,日常生活中有適度的壓力對個人的健康與發展是很重要的。 |
|
3. |
活動名稱:壓力調查 |
|
(1) |
教師將壓力檢查表中第一部分的調查結果統計在黑板上,使同學了解壓力可能來自各方面。如有的是起源於無法控制或突發的事件;有的是因為新環境、新課程、新生活作息或工作方式;有的是不愉快的小事件;有的是因心理有衝突猶豫不決;有的是自已引發的。 |
(2) |
教師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說明只有將事情看成負面的,而且自已處理該事情的能力又不足,才會有壓力的感受。 |
(3) |
教師另將壓力檢查表中第二部分的統計結果,公布在黑板上,說明人在面對壓力時常有的反應。由此,告訴同學,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力不同,承受力也不同,若壓力太大或時間太長,對人的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
|
4. |
活動名稱:分組討論 |
|
(1) |
將同學分成六組,每組發一分資料,共同研討,並派一位同學上臺報告對該案例的看法與心得。 |
(2) |
教師由各組報告加以歸納,並指出生命的可貴及如何避免自已長期處於高壓力之下,以免身體或心理受到傷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