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考資料 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演化的異常細胞,在數量上居於絕對的少數,然而它具有與其他細胞相同的遺傳密碼,可以瞞過執行人體防衛機能的免疫系統,避免被偵察及殲滅,其危害人體的過程,可分為下列三個階段:
子宮頸是少數可以早期被診斷治療的癌症。子宮頸原位癌-種早期癌症,此時癌細胞僅局限於子宮頸上皮細胞層中。平均的診斷年齡介於2540歲之間。而侵犯性(已擴散)子宮頸癌的診斷平均年齡則是介於48∼55歲之間。
乳癌是美國婦女最常見的癌症。約占婦女癌症的27%,而且發生率在逐漸在增加中。白種女人的罹患率比女性黑人稍高。在全世界乳癌高發生率的地區,諸如美國、加拿大、西歐及澳洲,危險性最高的都是年齡大於65歲的婦女。 成因及危險因子: 年齡的增長,本身就是一個危險因子。乳癌很少發生在30歲以前,大部分都是發生於50歲以後的婦女。有乳癌的家族病史,也是一種危險因子,雖然有此家族病史的婦女緊僅有25%會罹患乳癌。沒有生育的女人,或過了三十歲以後才有小孩的婦女,其致癌的危險性也較高。女性初次月經到初次足月懷孕之間的年齡週期,也有顯著的關聯,即女性若過早初經,及過了30歲以後才有足月懷孕,則有較高的危險性。此 種類及發生: 徵候與症狀: 除了乳房上的腫塊外,症狀還包括一些乳房的變化,像紅腫、皮膚增厚、凹陷或刺痛。乳頭的腫痛、凹陷或有異樣的分泌物,都乳癌向外擴散的徵候。 診斷: 任何在乳房上可觸摸到的新腫塊,都應懷疑是癌組織,雖然事實上絕大多數是良性。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凡是超過20歲以上的婦女,都應每月做
一次乳房自我檢查。 治療: 有數種可行的治療方式,這些包括腫瘤切除術(僅切除腫瘤而已)、各種不同方式的乳房切除術(請參見92頁「乳癌手術」單元)、放射治療、化學療法以及調節激素的藥物治療。治療的方式取決於癌症的種類、分期、病患的年齡以及她們的選擇,通常是同時採取兩種方式合拼治療。 預後: 假如乳癌在早期即被切除,其5年存活率可高達90%,但若癌症已擴散至其他部位,則診斷後的5年存活率僅有10%而已。 大部分的肝癌是屬於次生癌,亦即身體別處企器官的癌細胞經由血流,落生於肝臟所形成的腫瘤,這些包括來自乳房、胃、腸道及肺部的轉移癌。 成因及危險因子肝膽癌最常在已有病變附生的情況下發生。肝硬化及B型肝炎,都是肝臟原生癌的前置因子。膽結石及寄生蟲病也和膽囊及膽道癌有關。飲酒過量是造成肝硬化的主因,所以也和肝癌有關。 種類與發生 大部份的腫瘤都是源發於肝細胞或膽囊的內皮細胞。膽管炎很少見,它會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合併發生。 徵候與症狀 肝膽癌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喪失食慾、上腹不適、腹部腫脹以及有時觸摸到硬結節狀腫塊。黃膽有時也會發生。這些症狀通常不會感到難過,有很多患者甚至持續數周或數月都沒有症狀。肝膽癌的後期合併症狀,包括皮膚搔癢,膽管阻塞、黃膽、肝衰竭、腹水、消化道不適等等。 診斷 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或合磁共振掃描都可檢查出腫瘤。血液中的高濃度的胎兒蛋白,也是肝臟原生癌的指標。 治療: 絕大部份的肝膽癌產生症狀時,一般都已無法治癒,假如腫瘤尚未擴散,可採手術方式加以切除。若腫瘤尚未廣泛,肝臟移殖是可以考慮。放射線療法及化學療法的成效不佳,手術多是以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事實上此癌的治癒率很低。 預後: 肝膽癌診斷後的5年存活率,僅不到5%。 肺癌 成因及危險因子: 至少85%的肺癌,都是出於吸菸所致。吸菸時間愈長及吸菸的數量愈多,患病的危險性愈大。使用濾嘴及吸淡菸的人,其危險性稍微減低;雖然其危險性仍遠高於不吸菸的人。不自主的,或「被動」的二手菸受害者,也會比常人具有較高的罹病率。只要停止接觸,危險性就會立即開始下降,也就是說,當你或周邊的人們都開使戒菸的話,只要經過10年,致病的危險性和不吸菸的人一樣了。 徵候與症狀: 診斷: 診斷的方式包括分析胸部X光片及痰的檢驗.電腦斷層掃瞄.經由細針摘取的腫瘤組織切片檢查以及支氣管鏡檢查(用細窄的光纖視鏡來檢查呼吸道)。從支氣管鏡檢查中,我們可以切取或刮取部分呼吸道上皮細胞來做檢查。 治療: 治療的方式,取決於肺癌的種類及其擴散轉移的分期。對小細胞癌而言,手術已廣泛地被化學療法所取代,不論是單獨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治療。對非小細胞而言,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療法都是選擇項目。手術通常是用於腫瘤尚未擴散時的治療。若淋巴腺已被侵犯,則手術必需再合併放射治療才行。有些個案,化學療法也可合併使用。若是肺癌己無法以手術方式清除,則放射治療及化學療法將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凡有原發性肺癌的病患,經治療後,應小心觀察有否腫瘤的轉移。在第一年應每個月做例行檢查,以後可延長。若有胸痛.呼吸困難.聲嘶.吞嚥困難等症狀,都可能是轉移的徵兆。 預後: 大約只有13%的肺癌病患,在被診斷為肺癌後,活過5年或更久。若是在癌細胞尚未擴散轉移前即被診斷治療,則5年的存活率可提高到33%∼80%。新的醫療方式,合併了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及手術切除,大大增加可切除性肺癌病患的存活率。放射治療附加化學療法,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無法切除性肺癌患者。戒菸,恐怕還是降低肺癌致病率最大的力量。 菸草的使用: 吸菸比其他任何活動更具致癌性。至於吸假菸者(不吸菸入肺中),也有罹患口腔.喉嚨及食道癌的危險。無煙形式的抽菸,例如鼻菸或咀嚼菸草,也會得到癌症。所以戒菸或是不吸菸,恐怕是目前最重要的抗癌方法。 飲食: 美國國家癌症協會曾發表有關各種飲食的抗癌指南,如減少飲食中脂肪含量,增加纖維質,包括各種不同的蔬菜及水果;不吃或少吃燻烤.硝酸鹽醃製及鹽醃的食物等都會減少罹患癌症的機會。 肥胖: 假如你的體重超過理想體重上限的20%,就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維持理想體重,是一種值得採行的癌方法。 酒精: 飲用過多的酒,會增加數種癌症致病率,特別是合併吸菸。酒精是含有高熱量的物質,容易造成坐辦公室不常運動的人的肥胖,如此更增加致癌的機會。 放射線: 曾接受多次X光檢查或放射線醫療的人,應注意放射線的危險性。若懷疑自己懷孕的婦女,應事先告知醫師,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 日照: 為了降低皮膚癌的罹患率,淺膚色皮膚的人們,特別是喜歡作日光浴者,應限制日照的時間,並且應使用具有高防護效力防晒油。為了進一步減少致癌率,應再避免使用太陽燈等人造晒黑美容。 性行為: 子宮頸癌常見於性伴侶複雜或是其性伴侶也有多個性對象的婦女身上。保持清潔.注意可疑症候.使用保險套及減少性伴侶,是降低致癌的方法。包皮切除也可以減少陰莖癌的發生,因為它們通常發生在包皮底下的部位。 病毒: 某些病毒,包括B型及C型肝炎病毒.生殖疣毒及愛滋病毒,都和癌症有關。減少接觸這類病毒是預防與病毒相關癌症首要方法。 藥物: 被囑咐要服用人工合成「替代性」雌性淚素(更年期用藥物),免疫抑制藥劑及某些抗癌藥物的患者,應事先和醫討論這類藥物使用必要性,因為它們都會增加致癌的機會。 職業: 任何在工廠工作的人,都應了解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質,並應切實遵守所規定的防範措施,以減少過量的接觸。 糖尿病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性或代謝性疾病。由於人體利用葡萄糖的機能發生障礙,使得葡萄塘滯留血液中,結果從尿中排出這一些糖分的現象,就是傳統上認為「糖尿病」的意思。事實上,這是因為代謝醣類所必需的激素(胰島素)在體內分泌不足,分泌時間不正常,或胰島素主要作用器官(如:肝臟等)、肌肉及脂房組織上的細胞表面胰島素接受器數目減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製造胰島素B細胞若受到濾過性病毒的感染,產生自體免疫反應,使B細胞成衰竭狀態,最後完全喪失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胰島素一旦枯竭,便需注射胰島素。 非胰島訴素依賴型糖尿病:這類行多發生在成年人,亦稱為成年型糖尿病。具有易患糖尿病的遺傳體質者,若有肥胖、運動不足、飲食過度、精神壓力大,或其他誘因,即易發病。與過去比較起來,現代人熱量過剩、運動不足、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使得胰島素分泌的能力漸漸降低。另一方面,接受胰島素受器若有異常,也會引起糖尿病。在人體中的肝細胞、肌肉細胞、脂肪細胞中皆存在胰島素的受器,這是一種葡萄糖吸入細內,再加以利用的構造。另外肥胖、過量飲食等因素也會影響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即使有胰島素也難以發生作用,且過多的脂肪容易影響胰臟、心臟、腎臟、肺、肝...等的健康狀況;故肥胖者得到糖尿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1為胰島素產生量減少,其次則為胰島素接受度降低。 有覆發性胰臟炎引起的胰性糖尿病;另外因胰臟癌取出胰臟後,引起的糖尿病,及內分泌疾病、肝臟疾病和藥物都可能引起二次性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這類型的糖尿病是由於孕婦懷孕時荷爾蒙和體內新陳代謝複雜的變化引起的。另一種原因是孕婦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而觸發其遺傳體質得到妊娠尿病。 在發病的早期,絕大多數糖尿病人都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非常不明顯著,逐漸發生血糖上生,體內又無法利用而使腎臟把這些無法利用的糖分排到尿液中,連帶將大量水分從體內排出時,才會出現多尿(小便次數多且量也多)、多喝(因排尿太多而發生口渴要喝水)等現象,病人也容易飢餓而一直想吃東西,即所為多吃,這就是所謂「三多現象」。事實上,不是所有病人一來就具有這麼多症狀的,有的是虛弱、疲倦,或覺得胃口不好、體重減輕等。或者一來就說肚子痛、手腳麻痛,皮膚癢,視力不佳、傷口不易癒合等。所以,糖尿病人的症狀其實是千變萬化的,早期發現不可只憑上述症狀來決定,應該做定期篩檢才安全。 糖尿病控制不好可以引發一些急、慢性併發症。其中急性併發症有:
糖尿病人控制不佳容易發生下述慢性併發症:
臟器衰竭就是指臟器無法發揮功能的意思,就像心臟或肝臟無法發揮功能時稱心臟或肝臟衰竭,同樣的道理當腎臟衰竭時,腎臟亦無法發揮其功能了。
不論是那一種腎臟疾病,必須盡快予以治療,以避免轉化為慢性腎衰竭,甚至繼續惡化,以尿毒症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