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教堂是清咸豐九年(西元一八五九年)西屬菲律賓聖多明哥教會郭德剛(Rev. Terdirand)及洪保祿神父(Rev. Angel Bofurull,o.p.)二位神父來台灣傳道時所建的。西元一八五九年十二月下旬郭神父以六十二圓龍銀購置當時前金靠海岸邊的一筆土地(現本堂所在地)。並以稻稿茅草簡單的蓋一間房間,為暫時棲身之處兼臨時傳教所。 西元一八六○年改建,並將此堂定名為「玫瑰聖母堂」。 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改以紅磚、咾咕石以及三合土砌成之美輪、堂皇的正式聖堂。一八六四年將聖堂的周圍建築圍牆,以別內外,淺灰色的圍牆圍著聖堂顯得非常莊麗,在當前台灣諸教堂中,它還是最美的。正門上尚掛有公元一八六四年清咸豐皇帝頒賜的「奉旨」牌一方(兩位小天使中間),算得上是唯一的古物了。民國17年重建為目前文藝復興式建築,尤其天花板上的圓拱型裝飾線條,層層分明極富幾何圖案之美。在聖壇上的神龕、神桌具有中國雕刻之工,頗值得觀賞。現今主教堂為一九三一年完工。 圖片&內文摘自:高雄教區聖堂開創史特刊 天主教在台開教百四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