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現代化國民的搖籃(今鼓山國小) |
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創設於1907年(明治40年),暫借鹽埕庄民宅為校舍,專供日人子弟就學。1908年(明治41年)遷至打狗山麓。當時日人已有935戶,3294人。 1912年(大正元年),填海造陸的第一新市街-哈瑪星完工後,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乃於1913年,再遷入湊町四丁目五番地,即今臨海二路50號之新校舍。 1920年(大正9年),因打狗改稱高雄,該校亦改名為高雄尋常高等小學校。1921年(大正10年),因於鹽埕埔增設高雄第二尋常小學校(今鹽埕國小),該校乃改名為高雄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 1923年(大正12年),4月21日,日本裕仁太子曾至該校訪視,並由打狗公學校(今旗津國小)六年級教師於該校擔任教學示範,成為當時高雄之大事。 1924年(大正13年),日人增設高雄高等女學校(今高雄女中),因校舍未建妥,乃暫借該校上課,至1927年(昭和2年)始遷入苓雅寮新校舍。 1941年(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人將小學校、公學校改制為國民學校,並收容日人、台灣人子弟就學,以收攬民心,該校乃改名為湊國民學校。 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該校改稱為鼓山國民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