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源出於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西流經鼎金,新莊仔及凹仔底進入市區,全長約十六公里,像一條黑色巨龍,橫臥市內,貫穿市中心將高雄市分割為二(天然的區隔線),於鹽埕流入高雄港直奔大海。 愛河,是一條港都的生命母河,是高雄的靈魂,大家只要談到高雄就聯想到高雄有一條愛河。他的故鄉在三民區覆鼎金的北部,像蛇一般地往西南流向鼓山區,到了龍子里(現今美術館附近)後,突然左轉,像是伸直的巨龍,貫穿市區直奔高雄港。 |
愛河的面積
實際上愛河原來只是一條古老的無名溪,在七賢橋與高雄橋這一段,因為靠近內港,上潮時,也稱「海」,她有多少年齡?如果沿岸的貝塚推算,至少有五千年以上。但是過去的海岸線並不在現的位罝,所以目前稱為愛河的這一段,過去只是一片潟湖與沙洲。而她的上游,則有二處,從覆鼎金到半屏山之間,逶迤由東北而西南。另一處源於五塊厝及林德官(中正文化中心一帶)附近,分別稱為大港溪、三塊厝溪(閩南人來了以後)因此叫做「海」。 愛河沿岸原為農作地,河床平坦,水流徐緩,上游為溝渠,下游較寬,漲潮時可行駛小輪,潮落時亦可泛舟其間逆流而上,可達彎仔內(建功路與民族路地帶)。 「愛河」兩岸風光旖麗,中外聞名,椰林疏影,綠葉成蔭,每當名照西斜,新月初上,萬家燈火齊明,倒影水中,點點鱗鱗,十分迷人,雙雙倩影,倚欄細語,有如天上人間。 照片--距今約四十年:林吳碧孃女士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