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八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健教科第三次段考試題
一、
是非題:每題二分,共三十分
1. 錯覺是一種不正常且僅少數人才有的現象。
2. 人處理迅息的容量有限,知覺是選擇性注意後才產生的。
3. 長期記憶好像一間放有很多檔案資料的教室,如果文件的存放沒有一定的規則,很快的就會找不到想要找的資料。
4. 外在事件是引起情緒的唯一因素。
5. 同樣一件事情,由於認知不同,所產生的情緒也不同。
6. 動機和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但不會影響工作。
7. 好的調適並非一昧地將壓力從生活中排除,而是將壓力控制在我們所能接受的限度內。
8. 許多異常行為可藉由改善外在環境來減少發生和復發的機會。
9. 有些先天性的疾病如自閉症、智能不足等,即使早期發現,也無法幫助病童發展出許多能力。
10. 休閒活動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它的價值不必依附於工作之下。
11. 根據統計我國青少年每年死於事故傷害的比率,居鄰近各國之冠,所以在享受休閒活動帶來的快樂時,也必須注意安全。
12. 所有行為特質,不是某一種性別所獨有,像男性也有溫柔的一面,女性也有獨立自主的一面。
13. 心理性動機和個人生命的延續息息相關。
14. 緊張和焦慮是懦弱和膽怯的表現,因我們即使感受到緊張和焦慮,也應將之忽視。
15. 處理壓力所引起的生理反應的兩個有效方法是放鬆和運動。
二、選擇題:每題二分,共三十分
1. 情緒可透過什麼方式表現出來,以讓他人知道?(1)面部表情(2)肢體行為(3)聲音語言或文字表達(4)以上皆是。
2.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一種?(1)社會的健康(2)家庭的健康(3)生理的健康(4)心理的健康。
3. 週休二日,全家安排什閒活動,可以增進家庭中的那項功能?(1)養育和教育(2)經濟合作(3)情感交流(4)以上皆非。
4. 個人為滿足自我和環境的要求,在認知、態度和行為上做改變的歷程叫做(1)調節(2)調整(3)調適(4)調度。
5. 要想有時間好好什閒,必須先學習做好(1)心理諮商(2)生活計畫(3)潛能開發(4)情緒管理。
6. 下列關於有益健康的休閒活動的敘述,何者錯誤?(1)休閒沒有一定的形式,重要的是個人可以從中體會快樂(2)休閒必須花錢,錢花得越多的休閒活動越好(3)可以利用休閒時間來發展個人的興趣或嗜好(4)從事休閒活動必須視個人的體能狀況量力而為。
7. 對於家中年老的祖父母,何種照顧方式是正確的?(1)少和老年人交談,以免干擾其生活(2)只要提供物質上的奉養即可(3)勿讓其參與社區活動,以免發生危險(4)出自內心的關懷,了解其需要,並鼓勵其從事有益健康的活動。
8. 下列有關家庭的敘述,何者錯誤?(1)健康美滿的家庭是安定社會的主要力量(2)良好的溝通是改進現代家庭關係的關鍵(3)家庭中每一個人均應參與家 事,如此才能促進家庭的和樂氣氛(4)一個美滿的家庭,從不生衝突。
9. 進入表少年時期的男女都會渴望與異性交往,試選出正確的交友態度?(1)與異性交友時,要特別敏感而且行為要做作(2)異性交友時,可以將對方視為戀愛或結婚的對象(3)少參加團體活動,多單獨約會,才有助於彼此的認識(4)異性交友與同性交友一樣,須以尊重、真誠、自然而坦率的態度來交往。
10. 下面有關壓力的敘述,何者錯誤?(1)壓力是一種內部緊張或威脅的感受(2)越不容易調適變化,所帶來的壓力較小(3)人面對壓力時,通常會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反應(4)長時間或是太大的壓力,對人的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11. 發生在人一生中成長及改變的歷程叫做(1)成長蛻變(2)個人的發展(3)自我調適(4)生長發育。
12. 青少年發展的一個關鍵是什麼的建立?(1)性觀念(2)人際關係(3)自我認同(4)功課好壞。
13. 生理反應的強烈程度和情緒的強緒的強弱是相互關聯的,例如以下那些是屬於強烈情緒時,身體所發生的變化?(甲)心跳加快(乙)呼吸變慢(丙)口乾舌燥(丁)肌肉放鬆。(1)甲丙(2)甲乙丙(3)乙丙(4)乙丙丁。
14. 下列何者不是處理壓力引起心理反應的正確方式? (1)能盡量不想就不要想(2)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3)利用深呼吸來放鬆(4)提醒自己不要依賴情緒反應來解決問題。
15. 一般而言,在青少年時期,誰的影響最大?(1)老師(2)父母(3)友伴(4)親戚。
三、綜合題:每格二分,共四十分
1. (A)知覺(B)感覺(C)錯覺,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 剌激訊號從外界進入感覺器官,經神經系統的傳遞將訊號傳送到大腦感覺區 歷程叫?
(2) 感覺訊息經分析整理後,就形成人對外界的?
(3) 當正常的知覺運作結果和事實有差異時,就是一種?
2. (A)投射作用(B)以偏概全(C)刻板印象,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宏偉是四川人,宏偉一定喜歡吃辣的東西?」這是犯了哪項錯誤?
(2)「大雄是學校的桌球校隊,他的籃球一定也打得好」這是犯了哪項錯誤?
(3)「班上的同學一定和我一樣喜歡熱門音樂」這是犯了哪項錯誤?
3.試分辨下列的三種現象是屬於哪一種異常行為?(以代號回答)
(1)長期悲傷或憂鬱。 (A)認知異常。
(2)重覆無意義的行為。 (B)情緒異常。
(3)失憶症。 (C)外顯行為異常。
4.動機可分成生理性動機和心理性動機兩大類,試判斷下列動機分別屬於哪一類?(填入代號,複選)
(A)解渴(B)追求成就(C)減除疼痛(D)滿足好奇(E)滿足性慾(F)追求個人尊嚴。
(1) 生理性動機:?
(2) 心理性動機:?
5.建立人際關係的三個原則是:(A)互相尊重(B)了解自己(C)客觀認識對方。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哪一個原則的發揮?
(2) 我們常認為成績不理想的人一無可取,這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哪一項原則?
(3) 如果自己有表演天份,可找機會顯露,如果覺得自己所知不多,就樂於當個觀眾,這表示這個人做到了上面哪一個原則?
6.增進人際關係有三個方法:(A)真心相待(B)主動關心對方(C)保持良好的溝通,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 大山和小明是國小的同學兼好友,而大山常給小明一些善意的批評和建議, 這是何種方法的發揮?
(2) 小明也會認真傾聽大山的建議,並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這是何種方法的發揮?
(3) 雖然兩人現在國中不同班,但每到節日,大山都會寄卡片問候近況,這是何種方法的發揮?
7.壓力的來源有:(A)生活的改變(B)心理衝突(C)感受逼迫(D)自己引發的壓力,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 小明想回家作功課,又想和同學去打球,這是屬於何種壓力的來源?
(2) 阿強每次考試都自我要求95分以上,這是屬於何種壓力的來源?
(3) 大華最近剛轉學,不太習慣全新的環境,這是屬於何種壓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