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活動

1. 教師蒐集交通事故傷亡統計數字及交通事故之剪報或圖片,並分析其肇事原因。(配合教學活動示例1)
2. 教師準備有關戶外活動之情境題,以備學生分組討論之用。(配合教學活動示例3)
3. 學生課前分組,各準備一個有關預防戶外事故傷害的角色扮演活動,主題包含溺水、有毒蟲蛇咬傷、晒傷等。(配合教學活動示例4)
4.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戶外活動事故傷害剪報。(配合教學活動示例5)
5. 師生共同蒐集戶外活動場所中常見的警戒標誌或標語,例:水深!禁止游泳等,製成海報或投影片備用。(配合教學活動示例6)

(二)、教學活動示例

1. 觸目驚心話交通事故:引導學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嚴重性及主要肇事原因。
(1) 教師以交通事故的剪報或親身體經歷的實例,再加上交通事故傷亡的統計數據,來說明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 教師就所蒐集到的交通事故剪報,分析並歸納肇事原因,說明目前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2. 教通安全,人人有責引導學生了解交通安全的維護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1) 學生依照自己上、下學的教通方式分組,分為行人、騎腳踏車、乘客等各組。
(2) 分組綜合討論:各組綜合每個人上、下學途中,曾經遭遇或看見的一種驚險狀況,並討論各種可行的預防方法。
(3) 分組報告: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綜合報告討論結果。
(4) 教師歸納各組的討論結果,並補充說明每個人在走路、騎腳踏車、駕駛汽機車及乘車時應遵守的交通規則,強調交通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
3. 情境模擬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從事戶外活動時注意的安全事項。
(1) 分組討論:學生分組進行從事戶外活動安全事項的討論。
例:
1. 針對一個班級校外參觀半天的活動。
2. 針對一個班級假日烤肉一天的活動。
3. 針對一個班級兩天一夜的宿營活動。
(2) 分組報告:各組上臺報該組的活動計畫,報告完後,其他各組可以加以補充。
(3) 教師歸納並補充說明從事戶外活動時,宜在「人」、「事」、「物」三方面做周詳的準備。
4. 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從角色扮演過程中了解各種戶外事故傷害的預防方法。
(1) 各組依序進行課前準備好的角色扮演活動。
(2) 教師就同學角色扮演的內容,歸納並補充說明預防各種戶外事故傷害應注意的事項。
5. 經驗分享:指導學生分享個人從事戶外活動的驚險經驗,並能記取教訓。
(1) 學生自願分享自己從事戶外活動時,最難忘的驚險經驗。
(2) 教師就所蒐集到的剪報,補充報告,並提醒學生聽取經驗,記取教訓,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確實做好準備工作,並注意各種預防事項。
6. 認識戶外活動的「警戒標誌」:引導學生認識戶外活動場所中的警戒標誌、標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