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下列問題,並請同學踴躍發言: |
|
(1) |
生殖器官除了在構造和功能上和其他器官不相同之外,也屬於我們身體的一部份,它是否應該和其他器官一樣為我們所重視
|
(2) |
健康教育課本中應不應該介紹生殖器官,為什麼? |
(3) |
父母親、長輩及一般社會大眾,對有關生殖作用的種種總是有所避諱,這種態度對嗎?為什麼? |
(4) |
男性和女性都應該對彼此的生殖器官有所了解嗎?為什麼?教師將討論結果作歸納整理,說明生殖器官的有無,對個體的生存與否並無影響,但在整個大自然中卻擔負了繁衍種族、延續後代的神聖任務,並強調以下幾點:
a. |
生殖器官也是人體中的一部份,它和其他器官一樣,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和了解,最起碼不該被誤解。
|
b. |
學習有關生殖器官的位置、構造、功能及保健方法,對每個人而言均是重要的。 |
c. |
男女兩性均應該對彼此的生殖器官及生理現象有所了解,這對個人的人格發展、社會行為及家庭與婚姻生活均是重要的。(引起動機) |
|
|
2. |
教師以女性生殖器官模型或製妥之生殖器官構造圖片,講述女性生殖器官的各部位名稱和功能,講述後請幾位學生上臺將每一構造重新放在適當位置,並練習說明。 |
3. |
教師以模型或製妥之圖片說明男性生殖器官的位置、構造和功能,並和女性生殖器官相互比較,如男性的睪丸相當於女性的卵巢。輸精管相當於輸卵管等等。 |
4. |
教師利用投影片,循序說明人類的生殖作用,是由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於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後移至子宮內發育而成胎兒,胎兒逐漸生長發育成熟才脫離母體,從受精到脫離母體前的過程即稱為懷孕。 |
5. |
學生分組報告課前蒐集有關孕婦保健的資料,教師逐項詳列於黑板上,並歸納說明須注意:(1)定期產前檢查;(2)飲食方面需要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同時要減少食鹽量;(3)適度的運動;(4)充足的睡眠和休息;(5)保持經神愉快及情續的穩定;(6)注意安全、不適的症狀及分婉的徵象。如學生報告資料中有迷信的風俗、教師則予澄清。 |
6. |
6.配合課本差圖或投影片,教師說明胎兒在母體內,約經280天生長發育後,即會脫離母體,首先子宮肌肉收縮產生陣痛的現象,胎兒產生,胎盤娩出,此過程即稱分娩。 |
7. |
教師請各組派一位同學上臺說明對民間產婦做月子的看法,藉此說明產後檢查的注意事項,並對做月子時的某些禁忌提出討論。 |
8. |
教師說明先生在妻子懷孕後該有的態度及作法,如何才能使孕婦或產婦之焦慮降至最低。 |
9. |
教師詢問班上同學是否見過先天性異常的孩子,並請同學發表其感想。 |
10. |
教師以所蒐集的資料向學生說明先天性異常孩子發生的原因及其對家庭、社會的影響。 |
11. |
教師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引出遺傳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強調說明如果父母患有遺傳性的疾病,則所生的小孩亦有患此病的機會,同時介紹一些因遺傳而導致的缺陷和疾病,如色盲、血友病、蒙古症、精神病、癲癇、多指等。 |
12. |
教師將人類以遺傳學知識運用於農業、畜牧業上改良所獲得的成果為例,強調人類亦可利用遺傳學的知識來產生優良的人種,並解釋優生的意義在於減少遺傳性疾病,提高人口素質,使下一代能更好。其途徑可透過;避免近親結婚、避免高齡生育、婚前檢查、產前診斷及遺傳諮詢等。 |
13. |
教師說明婚前健康檢查是結婚的準備工作之一,其重要在於有些身心方面的疾病不適於懷孕,如風溼性心臟病、糖尿病、可能復發的精神病,有些疾病則可能源自遺傳,如癲癇、智能不足、血友病;另有些需治療才適合結婚,如性傳染病,而這些疾病並不是單從平日的觀察就能全部發現的,因此必須藉助婚前健康檢查,以防止患有惡性遺、傳染性疾病或遺傳性精神病者之傳播。 |
14. |
教師可以報章雜誌報導例子,如一則新聞標題寫著:
表親聯姻,愛情悲劇
紅燭淚盡,幽冥重聚
說明一對近親的表兄妹相愛,並且不顧家人的阻止而結婚,結果賭不過運氣,真如家人所擔心的生下一個低能又患軟骨病的孩子。在這椿近親聯婚的血淋淋悲劇中,除男女主角俱已死亡外,他們所留下的那個低能、軟骨病幼兒,不但是日後兩方家屬的棘手問題,同時也是社會的一個沉重負擔。教師強調姻親結婚與遺傳性疾病有關,可以了解如果結婚,孩子得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對不宜結婚的雙方,便應採取不生育。
教師歸納遺傳諮詢,除解釋有關遺傳性疾病事宜外,亦可從孕婦的產前檢查與新兒篩檢工作及早診斷出遺傳性疾病,迅速予以治療或防範,近而對家中患有遺傳性疾病幼兒的父母,給予協助、指導撫養其子女的原則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