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師請一位同學上臺,將其雙眼矇住,然後將一粒糖果紙剝開,詢問這位同學聽到什麼聲音?這可能是什麼東西?然後將糖果湊近這位同學的鼻子,詢問他聞到什麼氣味,再請這位同學摸摸這粒糖果,是什麼形狀?最後用舌頭舔舔這粒糖果,嚐起來味道如何?然後下一結論,這是哪一種食品?
教師由上例說明沒有眼睛就無法清楚判斷物體的正確位置,由此活動強調眼睛的重要性。
|
2. |
教師將已製妥的大型眼球縱剖圖(最好是彩色的,以利於辦識)懸掛於黑板上,或以投影片、眼球模型配合。 |
|
(1) |
教師先說明眼球中心是液體,外面則是由一層層的薄膜所組成。 |
(2) |
教師再介紹黑板上所懸掛的眼球縱剖圖,並告知同學,該圖是從人的側面由頭頂往下縱剖所造成的(教師轉身使自己的側面向著同學)。 |
(3) |
教師由外而內,逐一介紹眼球內的各個組織和功能。 |
|
3. |
教材說明視覺產生的過程,然後以下列簡易的實驗,說明物體在眼球內成像的原理:
材料:凸透鏡兩只(倍率不同)、蠟燭一根、火柴一盒、西卡紙(白色)8開一張。
步驟:
|
|
(1) |
手持透鏡,使其西卡紙及蠟燭間移動,直至蠟燭的影像清晰地呈現在西卡紙上,記錄其位置並測量其和蠟燭與西卡紙間的距離。
教師說明在上項的實驗當中,透鏡好比眼球的水晶體,西卡紙則猶如視網膜。
|
(2) |
透鏡之位置不變,燭火的位置則向前或後移動一些,此時西卡紙上的物像變為模糊(讓同學觀察)。但若改變透鏡的倍率(換一個透鏡),則西卡紙上的物像又呈清晰。教師說明平時我們所面對的物體有遠有近,在實驗中我們需要更換透鏡,才能使遠近物體均能清晰地在西卡紙上成像。可是在眼球中,水晶體能自動調節屈折,所以無論遠近物體均能清晰地呈現於視網膜上。 |
(3) |
用一片和透鏡大小相同的紙片遮蓋住透鏡;此時物體的影像無法透過,於是西卡紙上未呈現出蠟燭的影像。教師說明水晶體原是透明的(如同生雞蛋的蛋白),當它凝固時會變白,即所謂白內障,此時光線無法透過,則成盲目。 |
(4) |
首先將屈度較小之透鏡置於蠟燭和西卡紙間,調整其位置,使影像清晰地呈現於西卡紙上。然後將透鏡更換為曲度較大者(位置不變),此時西卡紙上的物像不再清晰,但若將西卡紙和透鏡同時向前移(即二者間的距離不變),則物像又清晰地呈現於西卡紙上。教師解說某些人的水晶體屈度太大(前後徑太長),物像不能清晰地呈現於視網膜上,而致視線模糊,此時若往前移向物體,則物像又清晰地呈現於視網膜上,這種情形就是近視。而另外有一些人,其水晶體的屈度太小,必須遠離物體才能看清楚,稱為遠視。 |
(5) |
教師在透鏡前方加上不平的透明膠紙,看看西卡紙上有何種影像產生。教師解說當角膜表面凹凸不平時,物像也無法清晰地呈現於視網膜上,稱為散光。 |
(6) |
教師解說若透鏡故障,無法將物像適當地呈現在視網膜上,就好像老年人,因水晶體彈性減弱,調度力減退而引起老花眼。 |
|
4. |
教師以剪好的圖逐一說明近視、遠視的成因及嬌正方法。 |
|
(1) |
教師以圖說明上面的眼球是正常眼,所以物像的焦距正好落在視網膜上,此時視力正常,可以清楚看到物體。 |
(2) |
眼球因前後徑較長或角膜曲率過大,物像焦距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而網膜所感受到的物像模糊,人會有看不清楚的感覺,這就是近視。 |
(3) |
眼球因前後徑較短或角膜曲率較小,物像焦距點會落在視網膜的後方,而視網膜所感受到的物像模糊,也有看不清楚的感覺,這就是遠視。 |
(4) |
說明近視矯正的方法是配凹透鏡。 |
(5) |
說明遠視矯正的方法是配凸透鏡。 |
|
|
|
5. |
同學分組進行以下簡易的實驗及觀察: |
|
(1) |
每組的每一位同學均取出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看看眼球的褐色部分是否
有兩種顏色?那是什麼? |
(2) |
以課文「做一做」內容,兩人一組,互相觀察瞳孔在不同強度光線下的變化。(手電筒光線勿直接照射眼睛,只須照射在眼睛外側即可,且應慢慢先以弱光由遠而近移至眼球附近。) |
(3) |
突然地用手在另一同學的眼睛前揮一下,(讓同學小心揮動的手與眼球保持至少10公分的距離),這位同學的眼瞼有何動作?為何要如此? |
(4) |
每個同學面對鏡子,將眼睛盡量睜大,不眨眼,如此可持續多久?有何感想?眼睛有何變化? |
教師再提出下列問題:
以往作砂眼檢查時,醫師是檢查哪一部分?此一部分要如何才能看得到?而後由教師做歸納說明,著重於瞳孔的功能,眼瞼的作用,淚腺及淚腺的出口,閉眼及眨眼的作用及結膜的位置。
|
|
6. |
教師請得過結膜炎和砂眼的同學發表自己得病的病因、症狀和治療過程,教師再做歸納、說明。 |
7. |
教師統計全班同學患近視的情形,請兩三位同學描述戴眼鏡的不方便處,並檢討自己患近的原因為何?教師再與學生共同討論歸納保護視覺器官和預防近視的事項。 |
8. |
放映有關視力保健之短片,於影片放映後,同學們分組討論影片中的各項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