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活動

1. 教師準備分組討論的題目。(配合教學活動示例1)
2. 教師製作一個「健康圓盤」。(配合教學活動示例2)

(二)、教學活動示例

1. 活動名稱:小組討論  
 
(1) 教學將全班成六組討論下列題目,並請各組派一位同學上臺報告討論結果。

題目:

  1. 各組最健康的人是誰?他有何特徵?
  2. 各組以三句話表示何謂健康。
(2) 教師將同學的報告加以歸納,說明一般人對健康的看法和真正定義之差別。
2. 活動名稱:時代的巨輪  
 
(1) 教師將製作好的「健康圓盤」粘貼於黑板上。
(2) 教師說明人類對健康的觀念已從最早的沒有疾病,而漸漸加入心理健康的觀念,以至目前生理、心理和社會並重的整體健康。
(3) 教師請12名同學就健康的定義舉例說明,並說明為何健康是具有連續性及動態性,由此才可確知同學已了解何謂真正健康。
3. 3.活動名稱:歷史的教訓 
 
(1) 教師請同學就滿清末年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一事,提出個人看法。
(2) 針對同學的說明,教師加以歸納並告訴同學,國民的健康和國家的強盛有絕對的關係,同學應多鍛鍊健康的體格,才能報效國家。
4. 活動名稱:想一想 
 
(1) 教師請同學思考以下問題,並請同學踴躍發言。

問題:

  1. 上幼稚園或國小時,是否曾因某種健康問題而影響正常生活?後來如何改善?
  2. 健康的身體對國中生有何重要?
(2) 教師將同學的回答加以整理,歸納說明健康對個人的重要,同學應時刻注意並維護個人健康。
5. 活動名稱:排排看 
 
(1) 教師請同學依重要性將權勢、財富、健康、品德、容貌加以排列,並調查「健康」的排列序位。
(2) 教師在黑板上統計健康的順位,由此說明健康是無價的,要先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談到其他,同學應了解「健康是個人生命的特質,也是生活的必要條件」。
6. 活動名稱:心得分享 
 
(1) 教師選出班上的健壯的同學上臺說明他平時如何維護健康。
(2) 教師由同學的說明中,歸納介紹維護健康的基本要則。
7. 活動名稱:你問我答
 
(1) 教師請同學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1. 為何要飯前洗手,飯後漱口?
  2. 為何路邊攤的食物應儘量避免?
  3. 要如何才能防止發生交通事故?
  4. 家人是否注意健康?曾否定期做口腔或視力檢查?
(2) 教師由同學的回答中了解其想法,並告訴同學「知行合一」的重要,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並將健康視為個人生活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