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考資料

<目錄>

1. 視覺器官的構造和功能
 
(1) 構造
虹膜(一)、淚腺(二)、眼瞼(三)、眼球、眼週肌肉 (四)
(2) 視覺產生的過程
物體表面反射光線→角膜(五)→水漾液(六)→水晶體(屈折)(七)→玻璃體→(八)視網膜(成像)(九)→視神經→大腦視區→產生視覺
(3) 焦距調節
看遠物----睫狀肌放鬆→水晶體體扁平

看近物----睫狀肌收縮→水晶體凸起

2. 常見的視力不良和眼病
 
(1) 近視(十)
(2) 遠視:老花眼(十一)
(3) 亂視(十二)
(4) 流行性角結膜炎(十三)
(5) 砂眼(十四)
(6) 斜視(十五)
(7) 弱視(十六)
(8) 老花眼(十七)
(9) 白內障(十八)
(10) 青光眼(十九)
(11) 視網膜剝離(二十)
(12) 常見的視力問題(二十一)
3. 視覺器官的保護
4. 適宜的視覺環境
5. 適當的休息
6. 定期視力檢查(二十二)

 

(一)
虹膜
  可改變瞳孔的大小,瞳孔是讓光線進入眼中的小孔。它含有平滑肌,並透 過自動反射來運作。虹膜使瞳孔在強光中閉合,而在昏暗中擴大。它還含有色素,賦予眼睛顏色。 虹膜呈圓板狀,中央有一圓孔,稱為瞳孔;虹膜上有環狀及輻射狀的平滑肌,收縮時可使瞳孔縮小與放大,如此來調節光線進入的多寡。虹膜上含有血管及色素,其顏色因人種而有不同,有藍色及褐色等。
(二)
淚腺
  位於眼球的外上方,眼淚從此分泌出來,浸潤眼瞼內側的結膜與角膜,其中含有溶菌酵素,有洗淨與殺菌作用。平時眼淚的分泌與蒸發保持平衡,但如分泌超過蒸發就經淚孔流進淚小管,再匯合到淚囊,經鼻淚管到鼻腔。
(三)
眼瞼
  有任何東西衝向你的眼,則眼瞼幾乎立刻闔上。當睡熟時或在極亮的光線中,它們也會闔上。當你眨眼時,眼瞼會擦拭你的眼睛,使之沒有灰塵及其他顆粒。在明亮的狀況中,睫毛和眉毛可阻擋大量的光線進入眼中。
(四)
眼外肌肉
  每個眼球的外部都有六條肌肉,分別為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這些肌肉都是隨意肌,受腦神經支配。(注十)
(五)
角膜
  在眼球前方,略凸而透明的部分就是角膜,它有如眼球的窗戶,光線由此進入眼內並有助於聚光;其曲度人人不同,但必須均勻,假若曲度不勻或凹凸不平,就會影響視力。正常的角膜無血管。
(六)
水樣液
  是水樣式蛋白的液體,存在角膜與水晶體之間的間隙,這一間隙由虹膜分為前後二部,前部稱為「前房」,後部稱為「後房」。前房與後房充滿水樣液,所以又稱為眼房水。水樣液由睫狀體分泌,除了有屈折光線的功能,又可提供角膜及水晶體養份。
(七)
水晶體
  水晶體是一種透明的結構,它位於虹膜的後方,中央正對著瞳孔,是雙面皆凸扁平體,狀如凸透鏡。水晶體因懸韌帶懸掛在睫狀體上,除了可以固定水晶體外,並有調節水晶體曲度的功能。晶狀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影像是倒立的,它從你出生以來就是這樣,因此你不覺得看見的每件東西都是顛倒的。晶狀體的彈性隨著年齡而降低。
(八)
玻璃體
  玻璃體是位在水晶體後面的膠狀物質。它賦予眼睛形狀,並將視網膜固定在適當的位置。水晶體的前面充滿一種水狀液體,稱為水漾液。它處在些微的壓力下,可使角膜向外彎曲。
(九)
視網膜
  眼球壁由外、中、內三層膜樣組織所構成。外層是鞏膜與角膜,內層為視網膜,有感光的功能,上面有兩種視覺細胞(桿狀細胞及錐狀細胞),負責感光及辨色的工作。這些細胞均與視神經相連,信號即沿視神經傳到腦部。在視網膜的中央部分有一小凹,視覺最為敏銳,稱為中央小窩。特別善於在明亮的狀況下察覺細節:但是它在昏暗光線中的運作卻不佳。
  我們注視一物體時,必定轉動眼球,使物體之影像投射在此小凹上。在視神經穿出視網膜的地方,由於無視覺細胞存在,所以沒有視覺作用,稱為盲點。
  視網膜所以能夠感光,而且連續不斷的感光,完全是歸功於視網膜上感光細胞中的桿狀細胞含有一種稱為「視紫質」的物質,它經光線刺激便起化學反應,而使細胞內膜產生一種興奮波,經視神經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
(十)
  近視按其原因不同,通常可以分為「軸性近視」、「屈折性近視」及「睫狀肌痙攣性近視(假性近視)」三種。
1. 軸性近視
  此種近視之角膜、水樣液、水晶體及玻璃體之屈折率都正常,只有眼球的前後徑過長,使得遠處的物體成像於視網膜之前,造成近視。
  人類的眼球在初生兒時期,由於眼球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較小,因此均為遠視,但隨年齡增長,眼球變大,遠視現象就會逐漸消減。假若眼球體積再繼續增大,前後徑隨之加長,就逐漸有近視的傾向,這種近視通常進行緩慢,到了廿五歲左右會自然停止。假使初生兒之眼球先天就較正常初生兒的眼球大或另有其他原因的話,隨年齡之增長,其前後徑亦變得較長,如此造成的近視,是為高度近視,這大多與遺傳有關。
2. 屈折性近視
  此種近視眼之前後徑長度在正常的範圍內,然而在角膜、水樣液、水晶體及玻璃體等折光體中,某者之屈折率改變,以致於遠方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之前,而造成的近視。
3. 睫狀肌痙攣性近視(假性近視)
  此種近視由於睫狀肌無法放鬆,所以懸韌帶鬆弛,水晶體脹大,而使遠方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之前。這種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不適當的近距離作業而引起,是最常見的近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不適當的近距離作業而引起,是最常見的近視,通常發生在兒童與學生身上。學生或兒童常因長時間或不得當的看書、看電視等,以致於睫狀肌產過度收縮;久而久之,睫狀肌痙攣,看遠物時亦不鬆弛,水晶體維持看近物時的厚度,而不能看清遠方物體。若此現象繼續下去,則因眼內壓力維持在增高的狀態,迫使正在發育的眼球增大,眼軸變長就成為真正近視了。
  假性近視發生初期,若能適當的處理,並徹底消除造成近視的外在因素,給與適當的休閒、運動及充分的休養,則能治療。然而治療後,若不長期注意的話,很容易再發。(注五)
(十一)
老花眼
  老花眼通常發生於45歲以上的人,其眼球大小正常,但是水晶體開始喪失聚焦的能力。這種眼睛只能聚焦在遠處的一點上,因此遠物可看得很清楚,但是近物則否。老花眼可透過眼鏡矯正後看清近物,例如閱讀。
(十二)
散光
  散光的人不能在整個視野內均勻地聚焦。有些區域清楚,有些區域則模糊不清。散光是由於角膜的表面不對稱地彎曲所引起的,但可以透過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來矯正。(注七)
(十三)
流行性角結膜炎
結膜是一層極薄且透明的黏膜,和身體其他黏膜一樣,它被覆在角膜外側及眼瞼內層,能份泌液體,與淚水配合來潤溼眼睛的外部。結膜因直接與外界接觸,所以細菌侵入、發炎及受傷的機會特別多。
  流行性角結膜炎是由第八型腺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見,但以夏天特別多;此病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型式。通常病毒侵入眼睛,並非馬上發病,其潛伏期約 4~7天。近年來流行趨勢,愈來愈短,短至半天的功夫。症狀是結膜因充血而白裡透紅,即俗稱的「紅眼睛」。如果侵犯到角膜,就會影響視力,同時有刺激症狀,如流淚、眼痛、怕光、異物感等。本病的傳染力很強、病毒傳染大多是接觸傳染。此病毒耐熱耐寒,對一般消毒水的抵抗力也強。而較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用酒精和自來水沖洗手部。(注八)
(十四)
砂眼
為嚴重的慢性眼疾,可造成失明,目前學校每年均有定期檢查及強制治療。
  1. 患者會覺得眼睛發癢、怕光、迎風流淚、視力漸降等自覺症狀。
  2. 早期眼瞼有輕度發炎的現象。
  3. 成熟濾泡造成上眼瞼肥大,角膜表面上血管形成血管翳。
  4. 末期濾泡排出水分形成瘢痕,瘢痕收縮引起上眼瞼內翻及睫毛內翻。(注九)
(二十一)
常見的視力問題
1. 小孩有弱視應該怎麼辦?
弱視指的是視力差無法矯正,而眼球本身並沒有病變。斜視、兩眼度數相差很多等,是造成弱視的主要原因。治療的方法是依照眼科醫師指示,配戴適當的眼鏡,必要時,並進行視力矯正訓練。
2. 近視是不是會遺傳?
根據一般醫學理論認為:近視是會遺傳的。通常患近視的父母,他們的子女患近視的可能性比較高。然而今日臺灣地區大多數孩子的近視卻與環境有關係。因此近視不但與遺傳有關,和環境也有密切關係。
3. 如何利用檯燈來看書?
在閱讀時,應使用照明足夠的檯燈,並避免光線直接照射眼睛。
4. 近視眼鏡應該如何戴才適當呢?
通常度數輕,在看近物或閱讀時,可以戴也可以不戴。若度數重時,則應經常戴眼鏡,並需注意保持良好的閱讀姿勢。
5. 什麼時候適合戴隱形眼鏡?
凡是因愛美、運動等不希望戴普通眼鏡時,而且能夠處理戴隱形眼鏡的各種情況(諸如:如何取、什麼時候不可再戴、什麼時候需要去看眼科醫師等),那就可以戴隱形眼鏡。否則可能引起角膜潰爛的嚴重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萬一要戴隱形眼鏡,則必須與眼科醫師適討,再行決定。(注十)
(二十二)
什麼時候應該去接受眼科醫師的檢查?
眼睛疾病前期的自覺症狀,是醫師診斷的重要參考,而且眼病如果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輕則視力減退,重則失明,所以有下列症狀出現,就應該趕快請眼科醫師檢查。
視力急降伴隨眼痛。
視力急降。
視力漸漸下降。
看近物模糊。
注視點暗暗的,好像有黑影遮住。
看東西比較小,並且有點扭曲。
眼睛有壓迫感。
發作性的視覺模糊。
眼睛有異物感、流淚、畏光。
10 配戴眼鏡,尤其是隱形眼鏡感到不舒服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