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多媒體個人電腦

、什麼是多媒體

  多媒體是指:使用電腦結合文字、圖形、聲音和影像等資料作展示,並且利用相關的電腦資訊工具與連結技術,讓使用者可以作瀏覽、互動式操作、傳遞媒體以及自行創作。

  根據上述說明,可以發現組成多媒體有四個基本要件:

(一)必須要有電腦來做整體控制協調,利用輸入與輸出的設備,讓我們看到或聽到這些文字、圖形、影像與聲音等資訊。

(二)各個媒體資料之間要有連結關係。

(三)需要使用多媒體瀏覽的工具,讓我們可隨意查看或聽到這些有連結關係的資訊。

(四)必須提供我們編輯與處理媒體資訊的方法,以利蒐集和傳遞。

二、多媒體對教育與企業上的應用價值

  根據美固電腦科技研究公司(Computer Technologies Research Cooperation簡稱CTRC)在1993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類與媒體之間的學習關係如下:

(一)用視覺對所看到的知識學習保留率為20%。

(二)用聽覺的學習保留率為30%。

(三)同時用視覺與聽覺的學習保留率為50%。

(四)同時用視覺與聽覺及實作的學習保留率高達80%。

由此可知,具有高互動性的多媒體在教學上是非常有效率的教學工具。

  除了學習的應用,多媒體還是目前企業體中,行銷、教育訓練及公關溝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在這個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時代,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有效及更好的服務品質與溝通方式是很重要的,而多媒體就是一種很好的工力,讓多媒體與電腦網路兩者緊密地整合應用,透過電腦網路來傳送或瀏覽具有文字、圖形、聲音、視訊及動畫的多媒體畫面成檔案,也逐漸成為重要的趨勢之一。

   其近年來電腦網路應用的普及與高速傳輸能多媒體在企業界的應用很多,例如:

(一)行銷簡報:應用多媒體簡報系統作產品特點或工作的重點說明。

(二)多媒體資料庫:使用多媒體資料庫快速查詢圖案、聲音等。

(三)公共導覽系統:經由展示模擬方式,導覽系統可導引我們很快地了解環境或事物。

(四)環保新綠族:此為在電腦網路上播放網路多媒體教學軟體的例子之一。

其網址如下:

http://cemnt.epa.gov.tw/web-summer/

(該網頁連結在「環保署網站/國中(小)學生」中)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了解,在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裡,每一位成員都需要認識與應用多媒體來提升工作效能。

三、什麼是多媒體個人電腦

  「多媒體個人電腦(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簡稱MPC)」是指使用特定的硬體與軟體零組件來輸入、輸出及處理各種媒體資訊,這些媒體資訊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及影像。

  多媒體個人電腦至少包括了麥克風、CD-ROM、喇叭以及高解析度顯示器等組件。

  國際多媒體PC市場學會(National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曾經多次為多媒體個人電腦定出最低的標準規格,最近一次是在1995年訂定的,簡稱MPC3規格(表示第3次訂定的意思)。

  由於多媒體技術進步相當神速,MPC3有些規格可能已經較為落伍,因此表中所列,只能作為購置多媒體個人電腦時,建議的最低參考規格。

目前電腦顯示器多已採用 「超級影像圖形陣列(SuperVideo Graphic。Array,簡稱SVGA)影像卡」作為標準,而VGA則是過去採用的標準。VGA的顯示器只有640X480(256色)和800x600(16色)的像點解析度,但是SVGA的設備不但可以顯示到800x600(256色),還能顯示1024x768甚至更高的解析度。

  如果要使用DVD-ROM,電腦顯示器必須要有1024x768或更高的解析度,才會有好的畫質。

  在SVGA影像卡內附的記憶體大小,也會影響圖形顯示的速度與品質,這種在影像卡上的記憶體又特別稱為「視訊記憶體(Video RAM,簡稱VRAM)」。 至於音效卡是專門用來處理聲音效果的重要設備,一般音效卡有兩個輸入接頭,一個是給麥克風使用,另一個則留給其他音源,例如:CD唱盤、錄音機或收音機等。此外,音效卡也提供幾個作為輸出用的接頭,例如:喇叭、耳機或其他的音響設備。

  除了以上的基本配備外,在多媒體個人電腦系統中,還有許多其他聲音與影像處理的配合設備,例如:掃描器、數位照相機、投射器及Photo C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