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師資培訓教材--網路倫理與安全
網路禮儀的認識
在網際網路日益蓬勃發展的今日,人與人的溝通除了書信及電信媒體外,又增加了網路一項,彼此的距離也更拉近了。事實上,網路就如同一個學校或一個社會,在接觸頻繁之際,常因溝通技巧不良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一不小心,很可能導致他人不便,侵害他人權益,甚至破壞網路秩序與和諧。因此,網路資源雖然豐富,建立一個“富而好禮”的網路社會,是每個上網者共同的責任與義務。教育部在「台灣學術網路」(
TANet)上,提出有關網路禮儀的建議,可以供我們參考,其大意如下所述。一、如何管理自己的電子郵件
二、使用TELNET的禮儀
三、使用ANONYMOUS進入檔案伺服機(FTP SERVER)的禮儀
四、電子通訊的禮儀
這裡所談的電子通訊是指電子郵件的傳送,
listserv討論群,郵寄列表(Mailing List)以及網路論壇(Usenet)等,應遵守下列禮儀:IMHO In My Humble/Honest Opinion 依愚見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依閣下之見
BTW By The Way 順便一提(改變話題時)
Flame antagonistic criticism 反面的批評
:-) 笑臉Happy face
:-( 不高興Unhappy face
:-0 驚訝Wow!
五、上網安全守則
1、先了解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在網路找尋資料、通信等
2、可上網的電腦,應安裝在隨時可以監視得到的地方
3、未經同意,不將家裡地址、電話,父母工作地點、電話,學校校
名、地址等資料告訴別人。
4、網上送出自己資料或照片前,一定先徵得父母或師長同意。
5、未經父母同意或與師長交換意見之前,絕不與網友見面;見面時
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並與同學同往,最好有大人陪同。
6、上網要遵守網路倫理及網路禮節,發送信函要尊重別人,不挖人
隱私。
7、上網討論時,速度要快,不讓對方等候太久。
8、在網上看到不舒服或不雅的資訊時,立刻反應告訴師長。
9、對任何語氣卑鄙無禮,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來信,一律不回信。
10、與師長討論上網規矩,與父母決定每天上網時間,及可進入的網
址;保證不亂闖未經同意之網址。
六、親子安全上網守則
1、父母先了解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在網路找尋資料、通信等
2、上網的電腦,應安裝在父母隨時可以監視得到的地方
3、未經父母同意,不將家裡地址、電話,父母工作地點、電話,學校校名、地址等之資料告訴別人。
4、在網上看到不舒服或不雅的資訊時,立刻告之父母。
5、未經父母同意及交換意見之前,絕不與網友見面;見面時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並與同學同往,最好有父母親陪同。
6、網上送出自己資料或照片前,一定先徵得父母同意。
7、對任何語氣卑鄙無禮,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來信,一律不回信。
8、與父母討論上網規矩,共同決定每天上網時間,及可進入的網址;保證不亂闖未經同意之網址。
網際網路為人類帶來另一波通訊革命,同時也引發網路安全的問題,唯有人人遵守網路上的禮儀,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才能創造一個祥和而多采多姿的網路社會。
網路安全的考量
一、網路安全嗎?
由於全球資訊網(
WWW:World Wild Web)的盛行,帶動整個網際網路的應用,由校園擴展到企業行號,這股流行風也吹向全世界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這個廣大無邊的網際遊走,去發掘豐富的資源寶藏。然而,正因為它的魅力無窮,各級學校和民間公司行號都紛紛架設自己的網站,對外可以服務眾網友,對內則是各單位傳送資料的快速通道;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媒介,也逐漸轉為電子郵件及電子信箱。透過網路論壇(News)和電子佈告欄(BBS),每個上網者都可以自由發表言論與投信。而在這些活動過程當中,您是否曾經注意到自己本身的隱私,網路上傳送資料安全嗎?您可能沒想到,許多不肖份子也會利用網路犯罪,政府的法律是否有約束力,這都是我們在享用網路帶來的方便之外,應該慎重考量的問題。在國內,
1996年初,台灣有人從某大學連線,透過某學院發出一封電子郵件給美國總統柯林頓,威脅將在其出訪時暗殺他,白宮方面極為重視此事,透過美國在台協會及我國駐外單位反應此事件,而引起教育部當局的重視。另外,國內愛普生(Epson)也發生公司電腦網路遭受入侵發生嚴重損失;執政黨WWW網站的首頁中,國父肖像被人以美女圖取代;網路論壇上不時有人求援,因為他的信箱被重複性的信件灌爆了。在國外,
1993年10月28日,著名生產微處理機的Intel公司,與一名電腦專家Randal Schwartz有短期合約,請他負責Intel網路的主機網址伺服器(DNS:Domain Name Server)的服務建置。Schwartz未獲得授權,卻在他所能取得的密碼檔案上執行破解密碼的程式,用來測試密碼的安全度,雖然被破解密碼的許多家公司不予追究,但司法當局起訴了他三項罪名:第一是未經授權修改電腦系統組態;第二和第三項罪名都是竊盜,非法將密碼檔拷貝至另一台電腦。除了以上案例外,在網路上傳送色情資訊,利用網路侵入國防機構電腦系統竊取機密資料,或者進入企業的資訊系統中盜取商業機密,在國內、外更有多起案例發生。甚至有國際犯罪集團進行網路洗錢活動。這些犯罪者,大多數是精通電腦的玩家,我們稱之為快客(
cracker)或駭客(hacker)。而與我們切身相關的是自己的網路密碼,以及傳送的隱私資料,都有可能在某一天被破解或曝光,被有心人士作為犯罪的工具,身為網路上的一份子,都應該提高警覺。雖然這些事可能不一定會發生在您身旁,但在目前法律尚無有效約束管制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引起危害社會的問題。例如有人透過網路交易販毒,以電子郵件作為聯繫的管道,警察單位要查緝也就更為困難了。所以,維護網路的祥和與清淨,除了靠廣大的群眾共同努力外,有關單位也應積極重視網路安全的問題,制定相關法律來維持。
二、網路規範
面對日進千里的網路世界,網路使用者雖然無法積極參與制定相關法令,抑制不肖份子的破壞,消極方面也應該遵守網路上的禮儀與規範。在此提出相關的法律問題,希望網路使用者能避免觸犯,彼此尊重。
(以上資料來源:光碟月刊
1996.2、資訊與電腦1996.3)
雖然這些法律都是耳熟能詳,學術網路和商業或業餘網路也都有制定相關的規章,但是危害網路的問題依然再發生。事實上,問題的根源在於管理問題。在技術上,我們可以設計一套非常安全的系統來保護我們的資產,然而卻無法管制“人”的因素,許多電腦犯罪大多數是擁有存取權或修改權的主管人員,像國內層出不窮的金融風暴事件,就是一個例子。有心人士可以透過鬆散的管理,突破系統安全防線,從事違背道德的行為,卻可能無法受到制裁。因此,制定單位內本身允許的行為與禁止的行為,才能防範未然。
三、網路病毒
當個人電腦連上網路後,使用者將網路伺服機當作是自己的硬碟般使用,因此,每個上網者都可能存取或執行伺服機上的檔案,電腦病毒也就極可能存在他們之間,互相感染而不自知,讓網路伺服機變成病毒的集散地,令人為之心驚。
根據統計,個人電腦一但連上網路後,其感染病毒的機率便提升至
13倍,68%的病毒來自於網路的檔案伺服機。當您正悠遊於美妙的網路世界時,也許有心人士製造了一個美麗的網頁(Home Page),讓您開啟後,立刻啟動電腦病毒,進行破壞您的電腦。因此,除了在自己的電腦裝置防毒軟體外,應該隨時提高警覺,檢查電腦是否有感染病毒,檢查的方法歸納如下:
以上現象發生時,可以先用掃毒軟體進行掃毒檢查,可以解讀者立即解毒,如果無法處理,再送往電腦廠商維修。
(以上資料來源:資訊與電腦
1996.2 p.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