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gif (7029 個位元組)回上一頁
教學測驗題庫

是非題

1.「電腦倫理」,就是使用電腦時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2.侵犯他人隱私是犯法的行為。3.電腦教室供同學們實習使用,可自由進出,不需任何管制。

4.一套軟體如果安裝於多部電腦同時使用時,必須依照實際使用數量購買足量的使用版權。

5.使用者可以將原版軟體複製保存,複製份數沒有任何限制。

6.軟體轉讓或贈送他人時,原使用者可以保留一份拷貝來繼續使用。

7.「電腦犯罪防制中心」、「電信警察隊」,都是打擊電腦犯罪的執法單位。

8.電腦教室應設置在乾燥明亮的地點,避免低窪、陰暗、潮溼。

9.電腦教室應實施出入門禁管制,避免閒雜人等自由進出。

10.電腦網路使用者,必須先持合法的使用者帳號和密碼,完成網路「登入」驗證程序,才能連上網路使用網路資源。

11.「電腦病毒」通常只存在於開機磁碟中伺機發作、感染。

12.電腦旦安裝防毒軟體後,即可完全避免病毒威脅,因此不需定期複製重要檔案。

13.發現電腦中毒,千萬不可關閉電源,應立即執行掃毒程式進行掃毒。

14.關閉電腦電源,可以除去逗留在RAM內的病毒;而磁碟內的病毒則須由掃毒程式來清除。

15.為避免電腦當機、硬碟故障造成資料損毀,我們必須定期進行資料「備份」工作。

選擇題

    1.利用電腦網路進行毀謗、恐嚇、詐欺是(1)合法行為(2)違法行為(3)目前無法可管的行為。

    2.下列哪一種資料屬於隱私性資料(1)電腦網路密碼(2)信用卡卡號(3)以上皆是

    3.電腦教室內(1)可任意拷貝軟體(2)可攜帶飲料(3)兩者皆不可。

    4.轉載他人在網路上的作品或資料時(1)可直接拷貝(2)對方同意才能轉載(3)不必說明出處。

    5.使用電腦網路時(1)慎選網路服務公司(2)注意上網禮儀(3)以上皆是。

    6.在法律上最能夠證明軟體取得合法性的是(1)軟體使用者授權合約書正本(2)原版磁片或光碟片(3)原版軟體包裝盒和手冊。

    7.電腦原版軟體(1)可任意出租或出借他人(2)絕不能轉讓或贈送他人(3)可轉讓或贈送他人但不能保留任何拷貝。

    8.下列何者為資訊相關法規?(1)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2)國家機密保護辦法(3)以上皆是。

    9.下列何者為打擊電腦犯罪的執法單位?(1)電腦犯罪防制中心(2)電信警察隊(3)以上皆是。

    10.下列何者為網路作業系統?(1)Windows NT(2)Windows95(3)MS-DOS

    11.網路使用者持使用者帳號和密碼進行身分驗證的程序,稱為(1)登入(2)登出(3)資源分享。

    12.電腦病毒通常附著在(1)開機磁碟內(2)其他程式中(3)以上皆有可能。

    13.使用何種來源的軟體最能避免電腦病毒的感染?(1)盜版、來路不明軟體(2)網路下載軟體或文件(3)合法原版軟體。

    14.發現電腦中毒,應(1)先關機(2)先掃毒(3)先將硬碟格式化。

    15.電腦中毒時,關閉電腦電源的目的為(1)除去RAM的病毒(2)除去硬碟內的病毒(3)以上皆是。

    簡答題

    1什麼是「電腦倫理」?
    答:「電腦倫理」就是使用電腦時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2.請說明想要從電腦網路上轉載他人資料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事先取得對方同意授權使用,使用時加註出處,以示對原著作人的尊重。

    3.電腦中毒後,應如何處置?
    答:(1)立即結束程式並關閉電源。
    (2)以確定無毒的W/inderws95開機磁片。從A磁碟機來重新開機。
    (3)正常開機後,先將重要的資料檔案複製一份保存,以防萬一。
    (4)利用防毒軟體對各硬碟進行病毒掃描與清除。
    (5)掃毒完畢後,以C磁碟重新開機,檢查重要資料檔案是否完好無缺。
    (6)如果掃毒失敗或作業系統已經毀損無法恢復時,應向老師報告。

4.什麼是資料「備份」
答:就是將硬碟內的重要資料複製一份留存起來,一旦硬碟資料損毀,可以將資料予以復原。備份最常使用磁帶、光碟、硬碟、磁片。